包装设计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体现了文化和情感的价值。

包装设计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从自然质朴的民间包装如粽子、竹篮等,到超市商场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它以异彩纷呈的表现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包装设计呈现出其特有的工艺美、技术美、材质美、色彩美,在满足人们审美愉悦的同时,传达着文化与时代的气息。在此意义上来说,包装设计除确保商品本身的价值外,它还提升了商品的附加值,这种附加值,是文化的附加值,情感的附加值。

在东西方文化相互冲撞交融的今天,纵观国内外经典包装设计,每个国家每个区域都在探索标志性的地域文化,都在关怀本民族的人文情感。西方与东方,欧洲与亚洲,瑞士与日本,中国与韩国等等,这些地域的包装设计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它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情,或展现出经典的本土文化,或流露出默默触动人内心的感怀。正是这些差异性让包装设计绽放出了它的独特魅力,它是一个复合体,一个集文化、功能及情感三种语言于一身的复合体。

包装设计的文化语言分析

包装:

功能性:生产、使用、安全

经济性:成本、价格、投资

审美性:形态、色彩、图形

美国文化人类创始人泰勒于1871年曾将文化概括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意为“文化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无论对文化的理解如何,有一点是肯定得,那就是文化涉及到了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并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包装设计看似一门小小的学科,在文化体现上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同样又以自身的形象传达着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它是不同文化的传播使者,如日本的文字、中国的书法,美洲的狂放,欧洲的典雅。各国家及民族的文化符号在包装设计中无不得到尽情地表现和展示,销售包装所展示的文化特色尤为突出,消费者可在领略各国商品风采的同时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典雅的欧陆风情、活泼强劲的美式包装、民族风格鲜明的日韩包装、传统文化浓郁的中国包装,在超级市场中异彩纷呈。透过包装,人们还可以领略到现代科学技术之发展,色彩绚丽的排版印刷、精美的工艺制作、优良的材质无不体现出现代文明,更体现出设计为人之需求和对人的关爱。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国家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是这个民族的瑰丽的彩衣,从欧洲到亚洲再到我们生活的城市,从国际化都市到乡野小镇,各地的设计师都在追求本土文化的视觉再现,通过特定视觉符号和形式语言力求以鲜明的地域文化形象与特色展现在世人面前。

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图形、色彩、生活理念等等都有着厚重而悠远的文脉,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

包装设计所涉及到的外观画面设计较为纷繁复杂,包括图形设计、文字设计、色彩设计等等。一个经典的包装设计不仅得益于这几个方面互相协调统一,更得益于它们共同作用所表达出来的文化特征。

文字是一种可视的文化,无论是拉丁文、英文、阿拉伯文、中文或是日文等等,它是民族文化的视觉形象载体。不同国家的文字有不同的书写方式,不同的书写方式述说着不通的文化历史,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如中国的书法艺术出现在包装设计中,会使商品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韵味,而同样是书法,日本书法则以另一种随意而多变的姿态表现在设计中,拉丁字母以曲直大小疏密的笔画对比取胜,这种国际通行的文字在包装设计中呈现出一种国际性,英文的字体变形设计由于笔画自身的特点具有图形化的特点等。

图形设计是包装设计中最为关注的重心,通过创意达到传播效应,使人们在内心产生深层次的认知,图形所传达的文化,拥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传统图形的应用,地域风情的表现,民俗文化的整合加工等等,这些本土文化元素转化为图形注入到包装设计中,赋予了商品以文化的品味,提升了商品的内在价值。

色彩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民族风格与个人品味。如果中国节庆礼品喜用红色,国外咖啡产品喜用赭石、熟褐色、土黄等中性色系列,欧洲许多食品包装倾向于冷色群青系列,亚洲多数食品包装喜暖色系。这些都是民族文化使然。

从包装材料上看,大体分为天然包装材料和加工包装材料。对于商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与民族文化相联系的。天然的包装材料取自于当地,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便于应用的民间材料,这些材料即本土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一些商品用竹篓来包装,这些乡土的民间材料让人倍感温馨与亲切,无论身处何地就像感受到了久违的田园风情。本土的手工艺包装,更是渗透着浓浓的乡情,真切的情意。这些包装浸润着深厚的本土文化,像是在向人们述说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